我的孩子今年6岁了, 于2007年9月就读于宁波市海曙区翠柏幼儿园,入园没多久就开始学经典诵读《三字经》了。在此之前,我们家已经开始接触这方面的教育了,只是很笼统地教她背诵,但教的不够全面。自从幼儿园有了这方面教育以后,我们家也对经典诵读有了高度重视。 刚上小小班的时候,第一本就是学《三字经》开始,她每天回家总会给我背诵几段三字经,看她背诵时那个认真劲,真让我感到狂喜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发现她对诵读越来越感兴趣了,也就因为这样使我下定决心陪女儿诵读,为了女儿,这是件不得不做的一件事,因为“有好处”,这是大家都有的共识。就这样,在幼儿园老师和我们共同配合努力下,我和孩子开始了国学经典之路。 首先,要营造诵读经典的氛围,让孩子从心底喜欢诵读经典。平时晚饭后跟孩子玩接龙读,有时采用奖励的办法,凡是今天在幼儿园学的能背诵下来的,就奖励小贴纸,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下,孩子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。再加上每天早上让孩子坚持10-20分钟时间读经,并听赏经典美乐,孩子便能心平气和地学习,在背诵大段大段的文章同时,孩子的静定能力也得到提升。平时还结合一些小故事,考虑到孩子易于接受故事,所以我收集大量如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给孩子看,通过兴趣导引,吸引孩子诵读经典名句。“读书贵在实践,习惯重在养成”,平时结合生活的实例,让孩子体会到国学精髓,在学习经典的同时,这些方面也让她受益匪浅。学了经典诵读后,孩子在很多人面前很喜欢表现自己,她毫不胆怯地背诵经典,在场的每个人无不感到惊讶,佩服,并赞叹不已,经典给孩子出众的口才,超越他人,也使她展现了自己的记忆工夫。 从上幼儿园开始到现在大班,她已经读完了《三字经》,《弟子规》,《论语》读了大部分,现在《老子》快学完了。 在这几年的诵读过程中,重要的是孩子已经养成了每天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,诵读是她每天的必修课,必读不可。的确,国学内容广泛,涉及中华五千年历史有关传统品德中,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很多方面,内容感人至深,使孩子懂得孝敬父母,友爱关心同学,带动社会良善风气,真正使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。 自从陪女儿经典诵读已来,发现孩子身上发生了很大变化: 1、学习兴趣得到激发,为了能参加比赛,并能在背诵比赛中获得好成绩,小孩克服了胆怯心理,可以走上台大声背诵。 2、道德修养得到完善,经典诵读是进行小孩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,通过背诵经典,也使孩子从小吸取经典文化知识,不但能够陶冶情操,培养孩子心地善良,性格温和,举止文雅,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,而且有利于培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,扩大知识面,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。 3、小孩以后语文素养能力提高了,不仅培养了孩子勤学上进的好习惯,而且锻炼了诵读能力和记忆力,建立广泛阅读兴趣,作文水平大为提高,提高综合理解能力,锻炼出良好口才。 其中带给我最大启发是《三字经》里的“养不教,父之过,教不严,师字惰”我们不仅仅是供养小孩,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,只是教育,但不严格要求就是老师的懒惰了,这句话给我带来的启发是严师出高徒,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的必然途径。
|